Z-LASER的LP-HFD2激光投影儀在瓦楞紙板加工中的應用
Z-LASER的LP-HFD2激光投影儀在瓦楞紙板加工中的應用
我們在日本大阪的銷售伙伴-坂崎公司已經和它的客戶-中川包裝公司合作準備了這份激動人心的有趣的應用案例。該應用案例涉及使用我們的LP-HFD2激光投影儀來優化高品質瓦楞紙板的生產過程。
l 中川包裝工業公司簡介:
該公司于1955年1月14日在日本岐阜縣中川市(實際上是中川工廠的所在地)成立,初始資本為105萬日元(約合100萬元人民幣)。8,400歐元)。在創始人Etsudo OHTSUJI先生(后更名為Katsuhiro,于1988年去世)對“包裝”的堅定信念的指引下,公司開發了增強瓦楞紙板“Nabiace (NB Ace)”和瓦楞紙板托盤“Nabipallet (NB托盤)”并致力于成為一家以開發/定制為導向的公司,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和依賴。
該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加工和銷售瓦楞紙板和瓦楞紙箱,以及各種定制設計的包裝的設計和咨詢。
l 中川包裝公司是如何找到Z-Laser的?
該公司(伊藤博文先生)通過互聯網了解的Z-Laser的2D投影儀。
l 在中川包裝的選擇過程中,誰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在決定使用2D投影儀時,Z-Laser沒有任何競爭對手。此外,中川包裝應該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其競爭對手中采用2D投影儀的公司。
l 在中川包裝的應用中,Z-Laser的LP-HFD2投影儀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它是在堆疊和粘貼這些工件的過程中對不同工件(波紋板)的定位。
l 通過使用Z-Laser的LP-HFD2投影儀解決了什么問題?
在過去,為了定位不同的工件,需要使用專用的定位工具。管理成千上萬個這樣的專用工具意味著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和成本。此外,公司開始缺乏存放工具的空間,制造工具的成本也在急劇增加。如果不使用這種專用工具,就有必要通過在工件上打印或用刀片跟蹤的方式進行“標記”,最終導致加工時間延長。此外,這種打印或刀片追蹤的初始成本需要每張幾萬到十萬日元 (約200至2000歐元)。
通過使用Z-Laser LP-HFD2投影儀,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而且明顯減少了裝配工作過程中的錯誤,從而減少了客戶的投訴。
l 為什么中川包裝公司決定使用Z-Laser的LP-HFD2投影儀?
由于工件是堆疊的,所以必須適應投影高度的變化。令人驚訝的是,Z-Laser的2D投影儀只需要ZH的命令就可以適應不同的投影高度。HPGL(惠普圖形語言)的可控性也很重要,因為它可以輕松管理激光投影的數據。
l 中川包裝公司如何在工作流程中實施/控制Z-LASER的LP-HFD2投影儀?
1、當某個新包裝產品注冊到公司的基本系統中時,通過ORACLE程序從產品信息中自動創建一個HPGL,并存儲在數據庫中。對于特殊產品,HPGL會單獨糾正和注冊。
2、在裝配過程現場,已經在數據庫中注冊的HPGL在裝配工作開始時由過程控制系統準備(備用)。然后,HPGL通過FTP通信傳輸到Z-LASER 2D投影儀,完成第一次激光投影。
3、每次操作員踩下腳踏開關時,根據工件的堆疊高度,工件上會投影出不同的圖形。
4、激光投影的位置和旋轉可以通過平板電腦改變,下一個激光投影可以通過改變的位置和旋轉來完成。
因此,操作者只需按照激光投影的指示粘貼工件,而無需像以前那樣使用定位工具。
ORACLE存儲過程開發了與初始產品注冊同步的HPGL自動創建功能,利用python (django)將激光投影控制開發為web應用程序。對于在裝配工作過程中應用的HPGL的準備(備用),使用KVS作為數據庫,該數據庫允許管理處理過程中的臨時變化和狀態。
l 員工對Z-LASER LP-HFD2投影儀的接受程度如何?
目前,Z-LASER LP-HFD2 2D激光投影儀已應用于三條裝配線,每年總共工作約2000小時。與引入2D投影儀的時候相比,需求(激光投影的工作時間)一直在增加。使用激光投影的優點(益處)相應地增加,因此,激光投影適用的范圍預計在未來會被不斷擴大。
l 使用Z-LASER LP-HFD2激光投影儀節省的成本或時間
1、由于消除了通過打印或刀片跟蹤的標記過程,大尺寸瓦楞紙板打印機已經變得不必要,因此可以在加工過程中每天節省30至60分鐘的工作時間,且因此每月能節省數十萬日元 (大約2000歐元)(當應用于兩個裝配過程時)。
2、由于不需要引入打印或刀片跟蹤,新包裝產品的初始成本可節省幾萬到十萬日元(大約200至2000歐元)。
3、與使用定位工具的組裝工作相比,操作者的錯誤明顯減少,并最終減少了客戶的投訴。
4、不需要裝配工具和存儲架顯著地節省了工廠的空間。
被閃電“擊中”的科學家
閃電是最危險和不可預測的自然現象之一。然而,自從本杰明·富蘭克林三個世紀前發明避雷針以來,阻止它殺人和造成損害的技術并沒有取得多大進展。
全世界每年有6000到24000人被殺害。閃電還會導致停電、電網和電器損壞,以及耗費數十億歐元的森林火災。
現在,在瑞士高山上工作的科學家們正在開發基于激光的技術,這可能會終結這一威脅。
森蒂斯峰(S?ntis)海拔2500米,是瑞士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區的最高峰。它的極端天氣條件使它成為研究閃電的科學家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
在這里,一個觀測站和一個傳感器網絡不斷地記錄著這種強大的自然現象的數據,這可能是一個主要的問題。
瑞士西部應用科學大學的馬科斯·魯賓斯坦在一座每年被閃電擊中100次的塔里工作。他說他的工作場所在西歐是獨一無二的,甚至在世界上也是如此。
“我們所做的是測量從云轉移到地球的電荷。這就像當一個人把手指插入插座時電擊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測量這種放電,這使我們能夠發現有多少能量從云轉移到地面。”
對所有這些數據進行建模可以讓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閃電是如何形成的,這樣他們就可以開發一種保護系統。
與歐洲激光避雷針項目(簡稱LLR)合作的科學家們正在測試一種儀器,這種儀器是基于一種強大的激光產生向上的閃電放電。該項目位于巴黎附近的帕萊索應用光學實驗室。LLR項目負責人奧雷連諾說,使用激光的想法并不新鮮。
“我們在激光器旁邊放了一個小避雷針,通過它我們可以引導閃電和從云中獲得的所有電荷,從而保護激光器,并把電流帶到地球上來保護它周圍的一切。”
人們希望這種基于激光的系統有朝一日能夠被輕松部署,以保護脆弱的設施,如發電廠、核設施、機場和火箭發射臺,以及體育和其他活動中的大量人群。